众多经典案例,见证辩护实力!电话13691255677
微信发红包帮助"弱女子" 五名男子陆续被诈骗23000余元520、1314、3344、758……随着微信红包的兴起,这些数字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常用于关系较为亲密的男女之间发送红包或者微信转账表达情意。日前如皋法院判决的一起诈骗案,犯罪分子范眉(化名)利用过生日等借口,要求微信添加的男性好友转发红包送祝福,从而实现诈骗的目的。
跨境赌博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就是因为银行卡、电话卡的管理失控,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后实施犯罪。
欲觅一手货源 误加微信遭骗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诈骗罪。综合其坦白、自愿认罪认罚等情节,依法判决被告人林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二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孤煞作祟做法消灾?19人被骗600余万元 法院:构成诈骗罪 主犯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
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虚构事实,多次诈骗老年人钱款,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张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上述犯罪事实,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为引流吸粉,狂打电话4万余次,以诈骗罪判处刑罚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利用拨打电话的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张某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
“金牌分析师”荐股 资金转入个人账户 后台强制平仓伪装亏损 法院:构成诈骗罪
网店销售套取保证金无力兑付 46名“宝妈”被骗130余万元 法院:构成诈骗罪
奢侈品代购“以假乱真” 法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骗取他人财物 构成诈骗罪
编造投资理财 控制使用老人银行卡骗取钱款 法院:构成诈骗罪 数额特别巨大 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