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专业代理诈骗案刑事辩护案件。咨询电话:13691255677
公安机关强力打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70余名“内鬼”落网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以打击侵犯公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获取、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严厉打击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盗窃、敲诈勒索等犯罪的人员,整治一批问题突出的网络服务商,查处犯罪链条上的违法犯罪人员,最大限度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盗窃、敲诈勒索等犯罪。
最高检与公安部将联合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最高检将会同公安部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三项行动,一是联合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二是联合制定电信网络犯罪办案指引,尽早下发指导性意见;三是联合召开7个重点整治地区现场督导会,共同下大力气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蔓延势头
六部门联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年底前电话实名率达到100%通告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公害,必须坚决依法严惩。凡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此规定期限内拒不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从严惩处。
三只“黑手”托起电信网络诈骗信息泄露。在新兴技术及商业模式的推动下,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越来越频繁,少数内鬼在利益驱使下监守自盗,某些犯罪分子甚至入侵相关数据库盗取信息,信息保护机制的不健全也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颁布实施,电信诈骗资金分三种情况返还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返还冻结资金必须在公安机关内进行,警方将与事主当面制作相关法律文书,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索取事主账号、通过网银转账等方式返还冻结资金,更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保证金”“押金”等资金,请广大群众在提高警惕的同时,全力配合警方工作。
如今的电信诈骗,已经不只是发个短信通知中奖,或者“领导”打电话让你去办公室那么简单的伎俩了。本文作者盘点了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帮助消费者擦亮双眼,看穿骗局。最重要的是,在个人信息泄露泛滥的今天,心中一定要有根弦——没有免费的午餐。
警惕诈骗,五招提高安全意识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需要执法机构、网络服务商、电信运营商、银行及其他商业机构通力协作,采用各种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近期各方都在积极出招,合力阻击电信诈骗的猖獗之势。
2016年9月18日起《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颁布实施《规定》要求,公安机关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职责、范围、条件和程序,坚持客观、公正、便民的原则,实施涉案冻结资金返还工作。公安机关负责查清被害人资金流向,及时通知被害人,并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财产作出资金返还决定,实施返还。
电信诈骗被害人被冻结资金有望3日内返还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愈演愈烈,造成人民群众巨大财产损失。20日,中国银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公安机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查明的冻结资金,及时返还人民群众,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返还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如何扼住电信诈骗犯罪的“咽喉”金融、电信不仅要积极配合执法部门的行动,更应主动出击给诈骗分子设置障碍,加大行骗得逞的难度。银行应该在资金支付等环节进行更多防骗尝试,电信运营商更要改变暧昧态度,对诈骗电话采取更严厉的监管措施。